十余年过去了,壤塘非遗传习所不仅以文化事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将其影响力以几何级数扩增,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发展为包含绘画、藏医药、音乐、金铜造像、木雕、银器、陶瓷、雕塑、草木染、纺织、缂丝、刺绣、服装服饰、乡土烘焙、藏纸、藏香、藏戏等丰富文化艺术门类的传习体系,一千两百多个如戈尔登一般贫困家庭的农牧民子女,在这里走上了社会,走出了贫困,走向了世界。
反贫困,自古都是全世界为之牵挂的一件大事。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是藏民族,更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面临的共同课题。就在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为反贫困事业艰苦奋斗、多方探索之时,在壤塘,一种新的致富方式渐渐成熟。在壤塘,深植于藏民族心底的种子正在破土而出,他们的信仰是坚定的,有如灿烂的阳光,犹如暗夜里的启明星。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时光在辽阔的天地间流逝,横无际涯,浩浩汤汤。千万载倏忽而逝,刹那间已是永恒。仿佛触手可及的天空,是那样的悲悯和亲切。壤巴拉神秘地微笑着,将花海、牛羊、经幡、棒托石刻,都汇聚在这片无尽的高原上、无尽的草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