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哈尔滨日报》上同时发表两篇文章:《我和冼星海》《哈尔滨忆旧》。
同期,在《东北现代文学史科》第一辑上发表回忆录《忆小友——剑啸》。
同年,创作歌词《松花江之歌》(王洛宾曲)。并对歌剧《贺龙之死》(晏甬编剧)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981年 七十五岁
6月,到哈尔滨参加萧红七十诞辰学术讨论会,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出:“……致力于研究萧红的年轻朋友们,要在生活上下功夫。有的人对生活像过眼的云烟,一掠而过;有的人对生活,在思想上灵魂上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只有在生活上出过汗的人,不懒惰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认识萧红,懂得萧红,才能从她身上真正学到东西。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
当月,在黑龙江省召开的歌词创作工作会议上,塞克讲授了歌词创作的原则与方法,同时指出,文艺作品不应以迎合社会上的低级趣味为创作原则,这与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是截然不同的。文艺作品的作用是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向健康、光明的方面发展,这才是创作者的责任。
从哈尔滨回到北京后,糖尿病和脑血管栓塞症重新发作,住院治疗,从此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6月22日,被聘为聂耳、冼星海学会顾问。
同年,为在株洲召开的全国歌词座谈会写了几句话:“1939年春天,那时候在延安王家坪的梨树底下作第一次歌词报告,只是顺嘴随便说一说自己写歌词的一些体会。四十二年过去了,当时的理想,没想到今天竟成为现实,我非常高兴!在株洲召开的全国歌词座谈会,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我预祝大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