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粮问题,丰收之年还好说,大体能够满足;饥荒之年就很难说了,粮价飞涨,士兵吃不起饭,蒙古人又不会专挑丰年的时候进犯。为了保住后勤供给,嘉靖皇帝常常运输银两给相关边镇,用来购买粮食,解决将士们的吃饭问题,使他们好有力气打仗,通常都是给个十几万两,救救急。边镇如果减员严重的,要早日进行补充。陕西按察使陈九畴曾到甘肃巡视,说账面上有七万士兵,实际上连一半都不到,还有很多是老弱病残,请求朝廷征兵,得到了批准。
第三把火是引进新式武器。朱厚熜听说葡萄牙人的佛朗机特别厉害,可以远距离杀伤敌军,朱厚熜又派人去引进,将其运用在边关守备上。
蒙古人产业结构单一,许多生活物资需要由中原买入,否则无法满足日常需要,比如粮食、金属、纺织品。每当遇到大灾之年,旱灾、雪灾、蝗灾,蒙古人的经济很有可能会崩溃,牛羊马匹都死了,靠什么生活呢?此时他们很需要中原的小麦、大米。打猎时用到的兵器、烹饪时用到的铁锅,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急需的,明廷对金属出口比较谨慎,担心蒙古人用作军事,成为南下的利器。纺织品主要是在夏天穿,冬天可以穿羊毛大衣,在帐篷里烤火,夏日天气炎热,动物皮毛哪里穿得住,不得热死了。像21世纪的我们,不开空调尚且热得要命,他们穿着大衣怎么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