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歔欷:叹气、抽泣的声音。
[点评]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陆游晚年父子贫穷相依的生活境况,有两点写得特别感人:一是父子情深,二是笃学愤世。
绍熙四年(1193)是个丰年。但入秋不久,村民们依然典衣而食。入冬后,更是饥寒交迫。陆游一家也过着衣食不足的生活,贫寒中聊以自慰的,惟有这骨肉的亲情和儿孙孜孜不倦、忍饥苦读的精神。整首诗均从慈父眼中写出:寒冬的夜晚,诗人父子青灯相对,父亲看着儿子食不果腹、布裘百结的样子,心里感到深深的愧疚。儿子是孝顺懂事的,偶然仅有一点肉食,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苦让孝敬给老父亲吃。这份亲情,一方面让诗人感到温暖,另一方面也感到沉重伤感。特别是看到小儿瘦面无光、因饥饿而骨立气微时,心里会感觉到一阵阵地刺痛。世道就是如此不公:“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当年杜甫的感叹悲愤,同样令诗人感慨万分、歔欷不已!读书人心怀兼济之志,自身却贫困潦倒至此。明知读书并不解困,但还是鼓励子孙要刻苦攻读,把读书看成是安身立命的所在。确实,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除此也别无选择。“吾曹舍此将安归?”这句话,不无辛酸地道出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处境的尴尬与无奈——这首诗的意旨与韩愈的《进学解》有某些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韩愈采用师生对话、寓庄于谐的形式发泄牢骚,而陆游则以穷困相依、体贴关切的亲情引发愤世嫉俗之恨。这两种手法,均植根于生活,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