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制药匠
我国各地土产药材极为丰富。民国时期,中草药里有南药(川、广、云、贵)和北药之分,也叫南山药和北山药。成药有丸、散、膏、丹,大部分由药店制药匠加工配制,称为“前店后厂”。水丸自己打,蜡丸自己吊,蜜丸自己揉,面药自己轧,膏药自己熬,饮片自己切。并且自己加工用醋、酒、蜜、盐、姜汁、茶水、甘草水、灶心土、麦麸等辅料炒炙的药品,另外还有蒸、煮、炸、煨等都是遵古炮炙,即雷公炮炙十七法(蒸、煮、炒、炸、煨、炼、水飞、炙、炮、烘、焙、煅、淬、洗、漂、泡、沥)。为什么有的药还要进行炮炙呢?有的为去掉毒性和副作用,有的为便于提取有效成分,有的为增强疗效,有的为改变药物性能。比如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等都含有剧毒,如不把毒性去掉,服后会致人死命。
药行有一副广泛流行的对联,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用以告诫医药界,在配药的时候,切莫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缺斤短两。要做到照方施药,公平买卖,有一句俗语叫“穷汉子吃药,富汉子拿钱”。当然不是穷人吃药不花钱,而是在开方时不开贵药(药不在贵贱,而必须药病相投),算方时少得点利润。等到有钱人吃药时,再狠狠敲他一下(多算钱)。这种做法虽然有欠公允,可是对待穷苦人还算有点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