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十四年,在朝廷上对用严刑还是宽刑的问题引发了一战场争论,光禄勋杜林用儒家的道理说服光武帝,“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光武帝听了以后大为赞赏,最后同意了杜林一派的意见。后来皇太子刘疆自求免去太子而去做东海王时,光武帝想到了杜林,任命他作为东海王傅。史称为“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为诸王“重选官属”的标准,就是儒家的思想标准。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光武帝郑重地对大臣们说:“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联,况太子乎?”这里“傅”是指太子傅,即太子的老师。这一年,太子已经是后来成为明帝的刘庄,光武帝“大会百官”,征求选聘太子傅的人选,有的人想阿谀奉承,于是就违心地推选太子舅父阴识,博士张佚正色进谏说:“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结果,选用了当时最知名的大儒桓荣。
光武帝的太子立嗣,自己身后的葬礼,也都严格以儒家的大义为准,和儒经的记载联系上。建武十九年(公元43),他废刘疆立刘庄,诏书是以《春秋》大义开头的:“《春秋》之义,立子以贵。”建武二十六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