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所书元年的“元”字有没有微言大义?除了一个“始”字,《公羊传》并无更多的说解;而董仲舒却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天人三策》的第一策指出,“一”是万物由来的开始,“元”则有“本”的意思。《春秋》把“一”叫作“元”,就是表示要强调开始(即“大始”),而且要端正根本。《春秋》追寻到深处,发现所谓本应从贵者开始,人君最贵,人君正心才是为政的根本。人君正心,朝廷、百官、万民、四方才能由近及远相因而正。远近都统一于正,天人才能和谐,万方才能来朝,福瑞才能来全,王道的理想才能达成。可见,在董仲舒看来,《春秋》把“一”叫做“元”,是为了使君主能够“大始”而“正本”,而所谓“正本”就是“正心”。[328]
这一基本思路,在《春秋繁露·玉英》篇中也有较为充分的论述。该篇认为,《春秋》之道就是用“元”的深远来正天时的开始(“春”),用天时的开始来正“王”政的开始(“正月”),用王政的开始来正诸侯的“即位”,用诸侯的即位来正境内的治理。这就是公羊家所谓的“五始”。在董仲舒看来,《春秋》重元,最终应该落脚在国君的即位上,所以,他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就用《春秋》有关即位的几则史实和相关的书法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