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在位时期:世族集团的“异峰突起”
魏朝太和元年,二十余岁的曹叡以少主登基之初,为了笼络名门世族集团,他对朝中所有的卿士大夫全部晋爵一等,原为关中侯、关内侯者升为亭侯,原为亭侯者升为乡侯,原为乡侯者升为县侯,原为县侯者皆增邑。这种“普天同庆、利益共享”的做法,证明了魏室皇权有时候不得不依靠讨好名门世族集团才能维护其统治地位。
曹叡年纪虽少,却继承了其祖父曹操的法家衣钵,“特留意于法理”,乃“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摘自《三国志·魏书·刘晔传》)。他素以振兴皇权为己任,遂对三大辅臣分而制之:一是让曹真出镇关中,专职对付蜀汉;二是让司马懿接任其亲家翁夏侯尚的征南将军之职,以骠骑将军之位执掌南部诸军之统率权;三是只留下为人行事温文平和的陈群在身边效劳。如此之安排,可以让曹叡“临机自断、少受掣肘”。
唯一的缺憾是他把一部分兵权分割给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从军型名士集团,打破了“非曹氏、夏侯氏而不得掌兵”的祖制。但曹叡也实在是迫不得已—曹氏内部军事人才匮乏,只有倚重于外朝的名门世族集团为之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