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俄罗斯努力纠正苏联幼儿园的教学扩大化倾向,重视学前期自身教育价值,寻找更科学、更有效地促进儿童一般发展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但上述措施的有效性还有待教育实践的进一步验证。
第三节 日本学前教育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日本学前教育
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还没有出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和设施。虽然德川时代的佐藤信渊在其著作《垂统秘录》中曾提倡为4、5岁至7岁的儿童开辟游戏场,使之变成“小儿游乐之堂”,但仅限于设想,未能实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广泛学习西方教育,提出“富国强民”“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开启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中国有学者将1872—1898年这个阶段称为日本学前教育的初创期[12]。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幼儿园的创办
1872年(明治五年)8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令》,标志着日本近代学制的诞生。《学制令》中第22条规定,幼稚小学可招收6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施入小学前的教育。1876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成立。这是日本模仿欧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这所国立幼儿园直属文部省管辖,首批招收3~6岁的幼儿75人,按年龄分班,园舍为设备完善的西洋式建筑,监事(相当于园长)关信三精通英语。关信三翻译了《幼儿园记》,这本书成为日本当时关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著作。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以“发掘学龄前儿童的天赋知觉,启迪其固有的心智,滋补其健全的体魄,使其通晓交际情谊,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为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完全受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影响,成为后来日本各地幼儿园仿效的样板。1877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制定了幼儿园规则,给日本各地幼儿园以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