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乃免官。而江湛则极清廉。尝为上所召,直浣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后赴。后来元凶之难,亦能守节不移。则文帝所任之人,亦得失互见也。
第二节 拓跋氏坐大上
晋之末叶,北方诸国,相次衰颓,拓跋氏兴于代北,气力较完,诸国遂悉为所并,说已见前。是时拓跋氏初兴,虽有食牛之气,未成封豕之形;且其内衅甚多,可乘之隙实不少。惜乎中国亦多故;且自东渡已来,未尝以恢复为务,在北方之实力大薄,遂无以乘之,而听其坐大也。
拓跋氏之初兴,即有觊觎中原之意,观前所述猗卢、郁律、什翼犍之事可知。道武中兴,所注意者似在魏,其时与西燕且似有成约,说亦见前。
天兴元年,晋安帝隆安二年。克邺,史称其有定都之意,然卒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余万口而北。是岁七月,遂定都平城。时于邺置行台,至天兴四年,即晋隆安五年四月,亦罢之。盖其力实未足控制中原,故不敢自安也。
天兴四年,以长孙肥为兖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亦不过钞掠而已。其明年,晋安帝元兴元年。道武自将破姚兴于干壁。又明年,元兴二年。桓玄篡晋。
《魏书·本纪》言:是岁五月,大简车徒,将略江、淮,平荆、扬之乱。其明年,为天赐元年,元兴三年。四月,使公孙表使于江南,以观桓玄之衅,直玄败而还。是秋,江南大乱,流民繈负而奔淮北者,行道相寻。《魏书》之言,固多夸侈,然是时江南有衅,则系实情,而魏迄不能有所举动,固知其力实有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