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这个故事被后人总结为“戴震难师”,体现了少年戴震敢于质问、独立思考的精神。
清朝中期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潮是朴学。朴学兴起于明末清初,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因此又称“乾嘉学派”。可以说,朴学是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为当时的学者认为宋明理学只是空谈义理的书本学问,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只强调个体的“修身”,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丢掉了,所以他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儒家精神,只有从儒家原典中探寻。
朴学注重儒家原典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要从事文献审订、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他们不注重文采而是以儒经说为宗。
作为当时有名的朴学大师,戴震和其他学者只知专研前人典籍不同,他既反对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无物,又反对乾嘉考据的矫枉过正。他认为义理、考据、辞章都是学习的途径,其中义理是最重要的,考据和辞章只是通向义理的手段。但是,他所说的义理并不是程朱理学中的义理—他认为儒家的原始精神已经被宋命理学家弄得晦而不彰,所以他主张在考据的基础上重新发展儒家的义理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