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晚年,治国指导思想有所变更,“不悦儒术,崇尚刑名”,认为官学学生虽多,但多而不精,未能培养出“德为代范、才任国用”之才,仁寿元年(601年),下令废天下学校,只存国子学一所。隋炀帝时期,虽也曾力图恢复办学盛况,但隋亡太速,这次兴学热潮也告流产。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唐高祖李渊一即位,就下诏令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立额招生,郡县分上、中、下三等,分别规定了其立学招生的名额。武德七年(624年)又特别下诏,“州县及乡,各令置学”[2]。
隋唐官学在唐太宗时达到极盛。唐太宗即位后,推行“大阐文教”的政策:其一,贞观元年(627年),重建国子监,加强对官学的领导;其二,在贞观二年(628年),下令“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扩大生员名额,国子学取300名,太学取500名,四门学取1300名。国子学招收文武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太学招收文武五品以上中级官员的子孙,四门学则招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级官员的儿子,限500名,另800名招收地方庶民中的“俊异者”。并先后恢复了书学、算学、律学;其三,贞观元年,唐太宗还在门下省设立一个特殊的高级学馆——弘文馆,馆内聚集经、史、子、集四部书20余万卷,精选天下名儒,如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等充任学士,讲论学术,商讨政事,并教授生徒。贞观十三年(639年),又在东宫设立与之相似的崇贤馆(后改为崇文馆)。弘文馆和崇文馆可以说是贵族学校,能够充任“二馆”生徒的一般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亲属和宰相等高级官员的儿子,名额极有限。至此,唐朝以“六学二馆”为代表的中央官学体系形成。